自然界中有一種鳥,被稱為行走的「食用油」,它渾身上下都是脂肪,據說用它熬出來的油清透無味,存放很久都不會變質,印第安土著日常做飯或者點油燈,用的都是它的油。
這種鳥的學名叫 油鴟(chī),它究竟是什麼鳥?怎麼長出這一身的油?
油鴟的名字得益于它們那一身膘壯的油脂,屬于夜鷹目,與我們俗稱的貓頭鷹有些許瓜葛,屬于 南美洲的夜行鳥。
油鴟嘴巴是黃色,擁有著一個又尖又帶有鉤的喙,長著一雙又大又圓的眼睛。
渾身呈現出暗紅褐色,翅膀上還能看到白色點斑與黑色橫斑,體型較大,但是口裂卻很小,腳也極小,尾巴呈現扇形,十分好看, 長相與夜鶯極為類似。
油鴟身上的油脂之所以如此多,跟 它們的食性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系。它們是夜鷹目中 唯一吃果實的鳥,其他的夜鷹種類的鳥兒,大多都食用蚊子、蛾等昆蟲,很少純吃果實。
每次黑夜降臨,油鴟就開始活躍起來,成群結隊的 降落在棕櫚樹上,開始大快朵頤地食用油棕果。
要知道 油棕向來被人們譽成為「世界油王」,油鴟還十分喜歡吃 牛油果和橄欖。油鴟 常年食用含油量如此高的果實,吃下去之后這些油脂囤積在體內,也就含有了大量油脂,也成為了鳥類之中的「油王」。
可能有人會好奇,長得這麼胖它們是不是只能夠在陸地上行走, 根本胖的飛不起來了?
其實不然,雖然油鴟長得肥肥胖胖卻是飛行的一把好手。它們的身長大約30多公分,在鳥類之中算不上大個頭,但是 它們的翅膀展開之后卻能接近1米。依靠著這長長的翅膀跟 扇子一般的尾巴,能夠輕輕松松地讓肥胖的身體在空中翱翔。
不得不說,大千世界無奇不有,這油鴟也算是大自然孕育出來的獨特生物了。現在,隨著生活越來越好, 希望印第安人能夠找到更好的煉油方式,放它們一條生路,千萬別整滅絕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