湛江位于中國廣東省,擁有廣東省最長的海岸線,長達1300多公里,海洋資源豐富。1955年,湛江漁民在硇洲島發現了一只約2000斤的大海龜,這是一種棱皮龜,是龜鱉目中體型最大的動物之一。棱皮龜主要棲息于熱帶海域的中上層,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,有著溫順的性格。
棱皮龜的最大體長可達3米,龜殼長2米余,成年龜的體重一般可達800-900公斤。它們背面沒有角質板,被柔軟的革質皮膚覆蓋,上面有7條縱棱,四肢呈鰭足狀,前肢甚長,后肢短。棱皮龜遇到危險時無法將頭和四肢縮進殼內,也不能在陸地上長時間停留,一般壽命在60多歲,有些甚至可以活到100多歲。
棱皮龜主要以水母為食,它們的嘴巴很大,可以一次性吞下很多小魚和小蝦,這些都是蛋白質豐富的食物。棱皮龜具有鋒利、尖銳、向內傾倒的肉齒,這種特殊結構可以防止水母逃脫。此外,棱皮龜還有特別長的食道,像傳送帶一樣可捕捉、儲存以及持續消化食物。
1955年,湛江漁民在硇洲島海域發現了一只非常大的棱皮龜,目擊者稱它比一艘小船還大,難以捉拿上岸。于是漁民聯合圍剿,將海龜迫到市場附近。由于當時的吊運設施落后,折騰了半天才將海龜搬到市場的一塊空地上。據當事人回憶,這只龜占地近10平方公尺,體重約為2000斤。然而,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,人們沒有珍惜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,只是追求利益。于是,這只珍稀的巨龜不僅被宰殺,連龜殼都被瓜分一空。
然而,現如今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。棱皮龜是重點保護對象,近年來種群數量銳減。廢塑料袋的大量丟棄導致棱皮龜誤食,腸道阻塞而死亡,再加上過度捕捉和溺斃,使得它們瀕臨滅絕。
如今,湛江海洋漁業局在發現海龜時會進行保護并放歸大海。那起光天化日之下捕殺巨型海龜的事件已成為歷史,不會再次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