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朝初年,掌握政權的是「布衣將相」。劉邦手下的文武大臣大多出身于草根。張良卻是劉邦陣營中,為數不多的貴族出身。張良祖上「五世相韓」,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貴族,也算是劉邦陣營中出身最顯赫的大臣。
劉邦進入漢中之前,張良一直輔佐他。在此期間,張良為劉邦立下赫赫功勞。
在此期間,張良立下的功勞有以下幾點:
攻取南陽。劉邦攻打南陽之時,打算繞過南陽。張良建議劉邦一定要打下南陽,解除進入關中的後顧之憂。
智取嶢關。張良建立劉邦利用嶢關守將的特點對其進行勸降。嶢關守將決定投降之時,張良又建議劉邦趁嶢關將士鬆懈之際,趁機攻打嶢關。最終劉邦輕鬆佔領嶢關,咸陽就是只剩下一道關卡。
鴻門宴。劉邦滅掉秦朝之後,佔據了關中地區。劉邦封鎖函谷關,惹得項羽大怒。項羽攻破函谷關之後決定找劉邦算帳。張良和劉邦一起成功拉攏了項伯。鴻門宴上張良又成功地幫助劉邦解圍。
求封漢中。劉邦被封為漢王之後,非常不開心。張良建議劉邦接受封賞。張良又用金銀珠寶收買項伯,幫助劉邦成功地獲得了漢中郡。
火燒棧道。張良建議劉邦燒毀棧道,表示無東歸之意,以迷惑項羽,同時也可以防備其他諸侯襲擊漢軍。
楚漢戰爭期間,張良是劉邦手下最主要的謀士,也是劉邦最重要的智囊。張良為劉邦也立下不少功勞。
迷惑項羽。劉邦攻佔關中之後,徹底惹怒了項羽。張良修書給項羽,陳明劉邦只是想遵照懷王之約佔領關中,絕對不敢東出函谷關,同時把齊地作亂的消息透漏給項羽。項羽把主要精力由西攻劉邦轉移到東滅齊國。劉邦因此躲過一劫。
下邑劃謀。張良為劉邦確立了以土地換取人心的策略,把函谷關以東的土地分封給能擊敗項羽之人。劉邦成功地拉攏了英布、彭越等人。
滎陽阻封。酈食其為劉邦出了一個複立六國的餿主意。張良急忙阻止劉邦的愚蠢行為,並且分析了不可複立六國之後的原因。
勸封齊王。韓信求封假齊王的時候,引得劉邦破口大駡。張良建議劉邦用齊地換取韓信出兵,用梁地換取彭越出兵。他們最終兩個起兵參與滅項,並消滅項羽。
漢朝建立之後,劉邦非常感激張良,也非常重視對張良的封賞。劉邦在還沒有大規模封賞功臣的時候,便決定封賞張良。